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十月, 2024的博文

手机应用偷听用户投放广告,有哪些法律问题?

日常生活中的谈话变成手机广告的情况估计多数朋友都会碰到,最近,全世界对于监听投放广告有了新的认识,因为美国一家公司的营销计划详细披露了怎样利用手机窃听用户,再结合人工智能投放广告,然后这个事情被媒体曝光了 [i] 。今天就来聊聊,根据我国法律,此类“更聪明”广告的广告商,会有怎样的个人信息和隐私方面的法律责任。   一、 CMG 如何实现对用户通话的监听并进行精准广告推送? 美国一家名为 Cox Media Group(CMG) 的营销机构在其营销计划书中主动承认使用“主动聆听”( Active-Listening )软件,该软件通过智能设备的麦克风收集用户的语音数据,并将其用于定向投放 Facebook 和谷歌广告。该计划书透露, CMG 的数据来源超过 470 个,涵盖了谷歌、 LinkedIn 、 Facebook 、亚马逊等平台。根据 CMG 计划书和官方网站所展示的信息,我们对 CMG 手机监听和精准广告推送的过程进行了如下总结:   1. 确定产品及服务相关的表现最佳的关键词; 2. 从目标地理位置开始主动聆听,即通过智能设备(和麦克风)实时监控用户的对话和在线行为,实时捕捉用户意图; 3. 利用人工智能从 470 个数据源中收集和分析信息,以识别潜在的目标受众; 4. 结合语音数据和行为数据,初步识别市场中的消费者; 5. 根据产品和服务特性,在特定范围内创建详细的受众列表; 6. 将受众列表用于广告投放平台,实现精准广告推送。   二、 类似的情况是否也可能在国内发生? 非常肯定地回答,是的,“主动聆听”也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且国内也频繁出现类似事件。例如与同事讨论哪种月饼更美味,过会儿打开购物应用时,就可能看到月饼的广告或推荐。这不禁让人怀疑,手机应用程序是否在“偷听”我们的对话。   实际上,从技术角度来看,手机应用程序对用户进行监听并非难事,这里仅举笔者所知的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目前常见的通过麦克风实现,即手机软件利用麦克风收集用户的语音数据,正如本次美媒报道的 CMG “主动监听”新闻;第二种情况则更为隐蔽,通过侧信道技术实现,如利用手机中的陀螺仪、加速计等其他传感器获取数据,进而通过深度学习等方法恢复语音数据 [ii] ,因为它不需要直接访问...

配货才能买爱马仕包,搭售模式违法吗?

奢侈品牌爱马仕( HERMES )的包在市场上非常热门,多年来一直有消费者吐槽,在爱马仕门店要配货,也就是购买爱马仕非皮具类产品,才能获得 Birkin 包的购买资格。这种情况法律上被称为搭售,最近正好美国有个起诉爱马仕配货违反《反垄断法》的案子在审理。结合该案的诉状、爱马仕的答辩状,今天就和大家聊聊爱马仕搭售的商业模式到底有没有法律问题。   一、爱马仕的配货模式怎么运作? 根据诉状,爱马仕的 Birkin 包通常不会在美国零售商店中公开展示,消费者不能单独购买 Birkin 包,除非他们被认为有足够的“购买历史”或“购买档案”,也就是购买其他爱马仕奢侈服装和配饰产品的记录。这就是配货。   在国内,爱马仕的商业模式媒体也有报道 [i] :所谓“配货”是指消费者想要购买某款热销产品,必须先要购买其他相关产品购买鞋子、围巾、珠宝和其他商品,且金额达到一定比例,才有机会买到该产品。比如要购买爱马仕某爆款包,一个包标价 8 万元人民币,还得配购 8 万元人民币左右甚至更高价值的其他物件。另一个媒体的报道称 [ii] ,目前的配货比在 1 ∶ 1.15 到 1 ∶ 2 之间。即,如果想买到某一款 10 万元的爱马仕包,就得先购买 11.5 万元到 20 万元的其他爱马仕商品。   爱马仕还经常推出一些价格离谱的其他产品用于配货 [iii] ,比如 16.5 万元的自行车、 14 万元的地球仪、 3.6 万元的风车、 7.6 万的垃圾桶、超过 5000 元的勺子、 3000 元的苍蝇拍、 7000 块的纸巾盒、一万七八千元的狗窝等等。   美国的诉状还称爱马仕利用销售人员的佣金结构来推动搭售行为,鼓励销售人员只向那些已经购买了足够数量的爱马仕其他产品的消费者出售 Birkin 包。爱马仕的销售人员的薪酬由固定小时工资和销售佣金两部分组成。但不同产品的销售佣金率是不同的,销售人员在销售 Birkin 手袋时不获得任何佣金。销售非 Birkin 手袋的其他手袋时,销售人员获得的佣金率为 1.5% 。销售辅助产品( Ancillary Products )时获得的佣金率为 3% 。这些辅助产品包括爱马仕品牌零售精品店销售的除 Birkin 、 Kelly 或 Constance 品牌手袋之外的任何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