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四月, 2024的博文

美国新案例:算法如何帮助酒店串谋价格垄断

美国新案例:算法如何帮助酒店串谋价格垄断   最近,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与司法部共同就美国法院正在审理的一起涉及算法的反垄断诉讼提交了一份利益声明 [i] ,该声明解释了酒店不能在客房定价上串通,也不能使用算法来参与竞争。笔者查了下诉状 [ii] ,发现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反垄断诉讼,把利用算法垄断、轴辐协议等新潮反垄断点集合在了一起,今天就抛砖引玉,跟大家分享一下对该案的几点个人见解。   案情简介 :原告曾在美国赌城大西洋城的赌场酒店住过,后发现当地主要赌场酒店凯撒宫、米高梅、 Hard Rock 均使用一个名为 Rainmaker 的定价算法平台。平台的运行机制为当地主要赌场酒店向平台提供的入住实时数据,包括价格和空房率,平台通过实时数据流为赌场酒店提供市场供求情况和竞争动态的完整画面,以生成 “ 最优 ” 的房间价格建议。这些算法的使用使得赌场酒店能够获得更高的房间价格和收入。原告认为酒店和算法平台涉嫌合谋违法抬高客房价格,故向美国法院提起集体诉讼。   一、本案不同于普通垄断案之处 对消费者而言,反垄断法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阻止商家用不正当手段涨价的工具。如果 同一领域的商家合谋涨价,比如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如果商量好了一起涨价,这种在反垄断法上属于横向垄断。而上下游的企业合谋涨价或者固定价格,比如苹果公司如果要求所有零售商不得低于其指定价格卖 iPhone 手机,则属于纵向垄断。   纵向垄断和横向横向的案件中,同一领域的商家或者上下游的企业之间的串谋是法律打击的重点。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为了做到协同一致定价,但让人抓不到把柄, 商家们又把商业模式升级了,他们之间不相互协商(至少在表面上不协商),但利用第三方做支点涨价。   本案就是这种情况:涉案的酒店表面上没有进行过协商,他们的联合涨价,是利用向算法平台提供客房实时数据达到的目的。如果根据之前打击横向垄断的逻辑,需要找到酒店之间协商的证据才能证明有垄断,而本案中,酒店没有协商,他们只是提供了数据。但问题是:这些数据,算法给其他酒店建议定价时也能用。   照道理说,酒店之间互为竞争对手,其客房价格和入住率数据应该对竞争对手隔离才对,而现在,这些数据却可以被为竞争对手定价的算法所取得。如果你是预订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