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恶龙压制到成为恶龙?——美国司法部起诉苹果垄断案的攻防看点
据媒体报道,美国司法部和 15 个州周四起诉苹果公司,指控苹果公司滥用其在智能手机市场上的市场支配地位。苹果否认了政府的指控。根据美国司法部的诉状 [i] ,这就是一个苹果公司从被 “恶龙”微软公司压制的少年成长为“恶龙”的故事,但苹果公司很快进行了反驳 [ii]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司法部和苹果公司的攻防对战有哪些看点。 一、苹果的崛起受益于美国政府起诉微软反垄断 美国司法部网站上的诉状称,在个人电脑市场初期,苹果在市场份额争夺战中遭遇挫折,几乎濒临破产。 2001 年,苹果推出了创新的 iPod 便携式音乐播放器,但起初, iPod 只兼容 Mac 电脑,因为当时微软为维持操作系统的垄断,采取措施破坏 QuickTime 等跨平台技术, QuickTime 是苹果公司开发的一种软件架构,用于在苹果的 Mac 电脑和微软的 Windows 电脑上播放音乐和视频。 微软于 1998 年被美国司法部起诉垄断,指控其违法垄断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市场。苹果公司当时的软件工程高级副总裁出庭作证,称微软在其操作系统中编写了一些步骤,以确保 QuickTime 文件无法在 Windows 上可靠运行,还诱使用户相信 QuickTime 技术实际上是问题的一部分。并在 QuickTime 和微软产品之间引入了更大的技术不兼容性。 随着微软在反垄断诉讼中节节败退, 2002 年 11 月 1 日,初审法院要求微软向包括苹果公司在内的第三方开发商提供各种应用程序接口。得益于此,苹果得以在 Windows 操作系统上发布跨平台版本的 iTunes ,这让 iPod 能够接入庞大的 Windows 用户群体,从而大大拓宽了市场。 可以说,美国政府对产业“恶龙”微软的反垄断诉讼间接地挽救了苹果,使得苹果这个当时的“少年”能够将其 iTunes 等产品扩展到 Windows 平台,从而为 iPod 和随后的 iPhone 打开了至关重要的市场窗口,为苹果的重生和壮大创造了机遇。 微软垄断的案情其实和苹果现在的案件没有关联性,但美国司法部的这种表述方法,实际是为了唤起法院对于苹果公司生态设计故意不兼容跨平台技术的关注。 二、本案的相关市场界定 要认定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