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八月, 2023的博文

小米未雨绸缪维权汽修店明智吗?

  小米未雨绸缪维权汽修店明智吗?   近日小米公司商标维权汽修店的新闻成为 媒体焦点 [i] 。起因是湖南两家汽修小商户收到了小米公司的侵权通知函,称其字号中带有 “ 小米 ” 侵犯了小米公司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且构成不正当竞争。这两家小商户的负责人对此都感到难以理解,因为他们都姓米,感觉企业字号叫小米很自然。鉴于这不是近期唯一一起车企法务部维权小商户引发争议的 案件 [ii] ,所以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个事情。   一、小米公司的商标权利基础 小米的商标权利基础有二,分别在第 9 类和第 37 类。如果要维权,既可以使用第 37 类的商标做相同类别商标维权,也可以使用第 9 类的手机商标申请认定驰名商标,做跨类保护。但问题是,这两条路都不好走。   1 、第 16443351 号小米商标,类别 37 类,注册时间: 2022 年 11 月 28 日,主要服务:汽车保养和修理。   此类别小米从 2011 年起就做了大量申请,但笔者初步查询后发现,汽车保养和修理的服务获得商标注册的时间是 2022 年 11 月 28 日。取得商标注册的时间比较晚,会给小米的商标维权造成一定麻烦,因为被维权的商户会主张自己使用小米的时间早于商标注册时间。不过这个抗辩大概率不会被法院认定为合理使用,具体后文会讨论。   小米汽车目前尚未上线销售,所以对应的汽车保养和维修服务商目前只有宣传,并无使用,因此无法索赔,依据是商标法第 64 条:“注册商标专用权人不能证明此前三年内实际使用过该注册商标,也不能证明因侵权行为受到其他损失的,被控侵权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哪怕小米汽车上市了,小米就汽车的维修行为主张在维修服务上使用了商标的,法院也不一定接受。因为在很多商标三年未使用撤销的诉讼中,法院的司法观点都认为,生产商的维修服务实际使用的还是产品商标,不能作为其维修产品的服务商标的使用证据。总结一下就是,用这个商标维权,商标获得的时间比较晚,可以主张停止使用,但要获得赔偿有难度。   2 、第 8228211 号小米商标,类别 9 类,注册时间: 2011 年 4 月 28 日,主要产品:手提电话。   用驰名商标维权有什么好处?首先...

视觉中国为什么说自己是图片销售者,而不是维权者?

  视觉中国为什么说自己是图片销售者,而不是维权者?   最近视觉中国向图片作者维权的新闻成为舆论热点,摄影师戴建峰在其微博发文称在公众号发布自己拍的照片,竟被视觉中国索赔 8 万元。视觉中国后回复称:涉事图片系该摄影师授权国外一图片库进行销售,该图片库又将相关图片授权给美国盖帝公司销售,视觉中国作为美国盖帝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合作伙伴,有权销售涉事图片。今天就和大家聊一下这个事情。   一、已经出售版权的作品,作者本人还能用吗? 本案中,摄影师已经把作品授权给了一家国外网站,所以摄影师本人是否能使用这个图片,要看摄影师给网站的授权方式,实践中有这样几种:   1 、独占许可。 也就是摄影师把作品的版权完全授权给了网站,此时网站是唯一的图片著作权人,摄影师是无权使用的。 2 、排他许可。 排他许可模式下,摄影师和网站均有权使用图片,但网站一般还有转授权的权利,可以授权他人使用。另外如果没有单独注明的,摄影师开设的公司的图片使用一般不算摄影师的使用,也是应当获得授权的。但如果是摄影师开设的个人独资有限公司,然后以公司名义注册一个公众号,在公众号文章里使用了图片,并被图片公司维权的,笔者觉得法院不一定会判侵权,因为毕竟是个人独资公司,如果摄影师抗辩说公司和股东人格混同,法院也可能支持。 3 、普通许可。 也就是摄影师授权时声明,可以以同样的方式授权他人,此时,摄影师当然也可以自己使用。   但问题是,摄影师发微博称:自己已与国外图片网站进行了核实,国外网站明确告知摄影师视觉中国无权销售其作品,也没有其作品的任何版权。视觉中国声明中所称的美国盖帝公司也无权将摄影师的作品再次转授。如果其说法属实,则本案的问题就不是摄影师能不能使用自己的作品,而是视觉中国能不能对作品进行维权,也就是他们自称的销售并收取费用了。   二、视觉中国向作者收授权费构成诈骗犯罪吗? 很多记者就此采访了我,我初步看了之后觉得视觉中国声明里说自己只有销售图片的权利,但实践中的行为却变成了图片维权,而且可能完全没有获得任何权利,有点无中生有,如果基础权利是虚构的,又有获取较大金额授权费的情况,情节严重的会涉嫌诈骗犯罪,就回复:   1 、看视觉中国的声明,他们只有图片...